皮肤长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主要为 HPV 3 型、10 型,少数由 HPV 28 型、41 型等感染所致。这种病毒会侵入皮肤表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突出皮肤表面的扁平状赘生物。
一、核心原因:HPV 病毒感染与传播
HPV 病毒是引发扁平疣的根本原因,其传播途径决定了扁平疣的高发场景和人群:
1. 病毒传播途径:直接 / 间接接触感染
直接接触传播(最主要途径):与患有扁平疣的人直接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毛巾时皮肤摩擦),病毒会通过对方疣体表面的脱落细胞,转移到健康人的皮肤表面。若健康人皮肤存在微小破损(如划伤、擦伤、蚊虫叮咬后的微小伤口),病毒会趁机侵入表皮细胞,逐渐繁殖并引发病变。此外,自身接种传播也很常见 —— 患者用手抓挠已有的扁平疣后,病毒会粘在手指上,再接触身体其他有破损的皮肤(如面部、手臂),就可能在自身其他部位长出新的扁平疣(比如先长在手部,后续扩散到额头、颈部)。
间接接触传播(次要途径):HPV 病毒可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数小时至数天,若接触到被患者疣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间接感染。常见的污染物品包括:共用的毛巾、浴巾、搓澡巾、梳子、帽子、衣物(尤其是贴身衣物),以及公共浴室的门把手、游泳池边的扶手、健身房的器械等。
2. 病毒特性:偏好 “表皮细胞”,不深入深层组织
HPV 病毒是一种 “嗜上皮性病毒”,仅感染皮肤和黏膜的表皮层细胞,不会侵入真皮层或全身血液循环,因此扁平疣属于 “良性表皮赘生物”,不会发展为皮肤癌(少数特殊 HPV 亚型可能引发恶性病变,但导致扁平疣的亚型多为低危型,恶变风险极低)。
二、易感因素:哪些人更容易长扁平疣?
并非接触 HPV 病毒就一定会长扁平疣,皮肤状态和免疫力是关键 “易感因素”,以下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1. 皮肤屏障受损或有微小伤口
皮肤是抵御病毒的第一道屏障,若皮肤因以下原因出现破损,会大大增加 HPV 病毒的入侵概率:
日常轻微损伤:如洗脸时用力揉搓导致的皮肤泛红、指甲划伤、蚊虫叮咬后抓挠留下的微小伤口。
皮肤疾病:如患有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皮肤本身处于炎症状态,屏障功能较弱。
频繁去角质:过度使用去角质产品(如磨砂膏、高浓度酸类护肤品),导致表皮层变薄,失去保护能力。
惠州广肤皮肤科注重人才建设,积极建设医生团队,广肤医生在皮肤诊疗上各有经验,形成了"专科专病专治皮肤"的特色诊疗模式,广肤在加强与港台等岭南中医流派的学术交流的同时与多地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名院进行临床合作,为广大皮肤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加密,保护您的个人隐私。就诊请提前预约,免排队,优先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