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过敏性或炎症性皮肤病都会 “越抓越痒”,核心原因是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刺激神经末梢并加重炎症,形成 “瘙痒→抓挠→更痒” 的恶性循环,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
这种恶性循环的逻辑很简单:抓挠时手指的机械刺激会让皮肤释放更多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这些物质会进一步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让瘙痒感加剧;同时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让外界刺激物更容易进入皮肤
越抓越痒的常见皮肤病:
1. 湿疹(特应性皮炎):典型的 “越抓越重”
核心表现: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随剧烈瘙痒,抓挠后会出现渗液、结痂、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常见于手肘、膝盖后侧、脸颊(儿童)。
抓挠危害:抓挠会直接破坏皮肤屏障,让湿疹从 “急性渗液期” 发展为 “慢性增厚期”,不仅瘙痒加剧,还会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如出现脓疱、红肿),延长愈合时间。
特点:瘙痒多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抓挠后症状会明显恶化,形成 “越抓越厚、越厚越痒” 的循环。
2. 荨麻疹(风团):抓挠诱发 “新风团”
核心表现:皮肤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大小不一,伴随剧烈瘙痒,抓挠后风团会融合成大片,甚至诱发新的风团(“皮肤划痕症” 阳性,即抓挠后沿划痕出现风团)。
抓挠危害:抓挠会刺激皮肤释放更多组胺(过敏反应的关键介质),导致风团数量增多、面积扩大,瘙痒感急剧加剧,原本 1-2 小时可消退的风团,抓挠后可能持续数小时。
特点:风团 “来去匆匆”,但抓挠会让症状反复,尤其在接触过敏原(如海鲜、花粉)后,抓挠会加重过敏反应。
3. 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抓出来的皮肤病”
核心表现:初期仅为局部轻微瘙痒,无明显皮疹,抓挠后逐渐出现淡红色或肤色的扁平丘疹,丘疹融合后形成边界清晰的 “苔藓样斑块”(皮肤增厚、粗糙,有明显抓痕),常见于颈部、肘部、腰骶部。
抓挠危害:神经性皮炎的核心诱因就是 “长期抓挠”,瘙痒→抓挠→皮肤增厚→更痒,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原本无症状的皮肤,长期抓挠后也会发展成皮炎。
特点:多与精神压力、焦虑相关,瘙痒在情绪紧张时加重,抓挠后皮肤增厚明显,很难自行缓解。
惠州广肤皮肤科注重人才建设,积极建设医生团队,广肤医生在皮肤诊疗上各有经验,形成了"专科专病专治皮肤"的特色诊疗模式,广肤在加强与港台等岭南中医流派的学术交流的同时与多地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名院进行临床合作,为广大皮肤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加密,保护您的个人隐私。就诊请提前预约,免排队,优先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