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湿疹是发生在乳头、乳晕及周围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湿疹的特殊类型,核心症状以瘙痒、红斑、丘疹、渗出或脱屑为主,常对称或单侧发作,若长期不愈可能导致皮肤增厚、皲裂,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一、乳头湿疹的典型症状:从早期到慢性期的表现
乳头湿疹的症状会随病程发展变化,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不同阶段表现不同,但核心都围绕 “炎症 + 瘙痒”,且病变多局限在乳头、乳晕及周围 1-2cm 的皮肤(少数可蔓延至乳房其他部位):
1. 急性期:红肿、渗出为主,瘙痒剧烈
皮肤表现:
乳头、乳晕及周围皮肤出现淡红色或鲜红色红斑,边界模糊,可伴随密集的小丘疹、水疱(米粒大小,透明或淡黄色,易破裂);
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糜烂面,有淡黄色渗液,渗液干燥后会结 “黄色或淡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可露出潮红、湿润的新皮肤,触碰易出血;
自觉症状:
剧烈瘙痒,尤其夜间或遇热(如洗澡、出汗)后加重,常忍不住抓挠,抓挠会导致水疱破裂、渗液增多,加重炎症和感染风险;
轻微刺痛或灼热感,尤其糜烂面接触衣物摩擦(如内衣材质粗糙)时,疼痛更明显。
2. 亚急性期:渗出减少,脱屑、结痂为主
皮肤表现:
急性期的红肿、渗液明显减轻,水疱减少,糜烂面逐渐干燥,转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
皮肤表面出现细碎脱屑(白色或淡黄色鳞屑),可伴随少量薄痂皮,乳头形态基本正常(无明显增厚或变形);
自觉症状:
瘙痒仍较明显,但较急性期缓解,抓挠后可能出现轻微皮肤破损,需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如破损处红肿、流脓)。
3. 慢性期:皮肤增厚、粗糙,易反复发作
皮肤表现:
病程超过 3 个月或反复发作后,乳头、乳晕皮肤逐渐增厚、粗糙,质地变硬,颜色转为 “暗红色或灰褐色”,表面出现 “苔藓样变”(皮肤纹路加深、干燥、呈皮革样质感);
乳头可能出现皲裂(细小裂口,多沿乳头方向分布),裂口处有轻微渗血或结痂,严重时乳头形态可能轻微变形(如变平、缩短),但无明显凹陷或溃疡(与乳腺癌鉴别要点);
自觉症状:
阵发性瘙痒,遇刺激(如洗涤剂、衣物摩擦、情绪紧张)后加重,抓挠会导致皲裂加深,形成 “瘙痒 - 抓挠 - 加重” 的恶性循环;
皲裂处有明显刺痛,尤其哺乳或洗澡接触水时,疼痛更明显,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二、乳头湿疹的伴随特点:帮助区分其他疾病
乳头湿疹除了典型皮肤症状,还有以下伴随特点,可辅助判断:
好发人群:
多见于哺乳期女性(乳汁刺激、婴儿吸吮摩擦、内衣潮湿是主要诱因);
非哺乳期女性、男性也可发病,多与过敏(如内衣材质、洗涤剂)、皮肤屏障薄弱、精神压力大、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问题)相关。
发作特点:
多对称发作(双侧乳头、乳晕同时受累),少数因单侧刺激(如单侧哺乳姿势不当)导致单侧发病;
反复发作,急性期若处理不当,易转为慢性,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遇诱因(如潮湿、过敏、压力)会加重。
与其他部位湿疹关联:
约 30% 的患者同时合并身体其他部位湿疹(如手部、肘部、小腿),提示可能与全身过敏体质或免疫系统敏感相关。
惠州广肤皮肤科注重人才建设,积极建设医生团队,广肤医生在皮肤诊疗上各有经验,形成了"专科专病专治皮肤"的特色诊疗模式,广肤在加强与港台等岭南中医流派的学术交流的同时与多地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名院进行临床合作,为广大皮肤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加密,保护您的个人隐私。就诊请提前预约,免排队,优先就诊。